不采摘、不购买不明野菜!春季食品安全温馨提示请查收
执法人员检查餐厅后厨
扬子晚报网 2月26日讯(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汪强)春季气温回升、湿度增大,微生物繁殖活跃,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。为保障群众饮食安全,南京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春季食品安全风险特点,发布了一些注意事项,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广大消费者可以共同关注。
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来说,要严把原料关,防范源头风险。严格查验食品及原料的供货资质、合格证明文件,重点检查米面制品、调味品、肉制品等易受潮霉变原料的保质期及储存条件,禁止采购发芽土豆、霉变生姜等变质食材。警惕时令食材风险,餐饮单位使用野菜、野生菌等季节性食材时,须从正规渠道采购并留存进货凭证,严禁加工售卖来源不明或可能具有毒性的野生植物。
规范加工过程,杜绝交叉污染。加强温度控制,熟食、冷荤菜等即食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完毕,存放超过2小时的需在60℃以上保温或5℃以下冷藏;剩余食材需密封冷藏并尽快使用,复热时中心温度须达70℃以上。严格生熟分开,加工刀具、砧板、容器等应区分生熟食品专用,避免交叉污染;凉菜制作需在专间内进行,操作人员佩戴口罩、手套。
强化卫生管理,防范微生物滋生。环境消杀到位,每日对加工场所、餐具、设备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,重点关注冰箱、下水道等易滋生细菌区域,保持通风干燥。人员健康监测,落实从业人员晨检制度,患有发热、腹泻等病症人员立即调离岗位;操作前严格洗手消毒,穿戴洁净工作服。
消费者要注意居家饮食安全。合理储存食品:粮食、干果等易霉变食品应密封存放于阴凉通风处;剩菜剩饭及时冷藏,食用前彻底加热,不隔夜食用凉拌菜。慎食自制发酵食品,家庭自制腌菜、米酒等发酵食品时,避免杂菌污染,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菜建议腌制20天后再食用。
外出就餐要选择合规商家,就餐时查看餐饮单位公示的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优先选择“明厨亮灶”餐厅;网络订餐关注商家资质,收货时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。警惕野味风险,不采摘、不购买不明品种的野菜、野生蘑菇,避免误食中毒;不食用河豚鱼、织纹螺等明令禁止经营的有毒动植物。
校对 盛媛媛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文玩人自己的小天地🙉🪜🎋